学校名称:电气工程学校
招生专业(类):电气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国际班)
学校网址:http://ee.bjtu.edu.cn/
招生专业咨询电话:电气类 010-5168710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国际班) 010-51687318
招生专业咨询QQ群:823562771
学校简介
yb体育-yb体育电气工程学科历史悠久,学校依托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支撑学校智慧交通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发挥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等学科优势,突出轨道交通和新能源特色,以“宽口径、厚基础、 重实践、求创新”为培养理念,秉承“知行”校训,面向轨道交通与电力能源领域,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工程素养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突出优势和特色
深厚的历史底蕴:自1912年“高等电气工程甲班”至今专业历史已逾百年。
一流的专业建设:2019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一流的教学团队:专业生师比9.49:1,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85%;专业教授给本科生授课率100%;核心课程高级职称教师课堂占比94.6%。
丰富的教学资源: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多个国家、省部级创新平台,拥有北京市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拥有高铁牵引供电和智能配电网2个专业特色综合实验室。
全新的培养模式:专业本科生实行全员项目导师制,每位本科生配备专属导师,以项目为载体负责学生全方位指导;获批外专局“高校国际化示范学校推进计划”,培养新能源国际化人才。
完整的学科体系: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流动站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拥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两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雄厚的科研实力:师生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学校教师人均科研经费位居学校首位。科研成果丰硕,学术论文、发明专利和成果转化位居前列。
丰硕的教学成果:近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国家级精品课程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国家级教材2本,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门。
师资力量
知名学者 | 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兼) |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 | |
IEEE fellow 1人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人 | |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 | |
教育部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铁路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1人。 | |
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专家2人 |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 | |
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 | |
教育部科技委员会交通与能源学部委员1人 | |
“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1人 | |
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1人 | |
名师 | 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 |
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1人 | |
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以上7人 | |
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1人 | |
荣誉团队 |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
北京市创新团队1个 | |
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 | |
师资结构 | 专任教师113人 |
教授37人,副教授62人,讲师14人 | |
具有博士学位者96人 |
学科及实验室建设
学校依托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二级学科及特色方向,设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牵引电气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国际班)。
学科结构:
专业实验室:
国际及港澳台交流
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希腊、丹麦、日本、比利时、捷克、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和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有国际合作实验室,与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能源系统创新中心签订有全方位合作协议,与澳大利亚多所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校、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等、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签订联合培养协议。此外,学校与美国加州大学、台湾科技大学等签订了短期游学计划。
2019年,学校与维多利亚惠灵顿大学签署双博士学位协议,签署本科3+1+1联合培养协议;与悉尼大学续签了本科2+2联合培养协议;与卡迪夫大学工程学校签署合作备忘录;与罗马尼亚克卢日——纳波卡技术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和双方师生互派合作协议。
全员项目导师制
学校以导师指导实践训练项目为载体,实行本科生全员项目导师制。导师与学生之间双向选择。项目导师负责学生在校四年期间全程指导,包括选课、课程学习、学业以及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等。导师的核心任务是以指导实践训练项目为载体,给予学生深入的理论及实践指导,促进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招生专业(类):电气类
招生专业(类) | 专业分流时间 | 科类 | 包含专业 | 所授学位 |
电气类 | 一年级 第二学期 | 理工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工学学士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牵引电气化) | 工学学士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国际班) | —— | 理工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国际班) | 工学学士 |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专业特色: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历经百年,为国家在轨道交通及电力能源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专业在2005年设立了轨道牵引电气化特色专业方向,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1年获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专业分别于2012、2016年两次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培养目标:
培养胜任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系统运行、技术开发和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在轨道交通及电力与能源领域成为技术或管理骨干。
具体的能力预期:
1.具备健全人格和道德文化素养,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能够考虑并承担社会责任。
2.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能够综合运用专业技术,解决电气工程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技术问题,承担电气工程相关技术或产品的研发和实施,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创新能力;
3.能够考虑社会环境影响及可持续性发展,通过终生学习的途径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跟踪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承担电气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工作。
4.具备国际视野,能够在工程实践中对部分或整个工程,担负管理和决策责任;
5.具备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多学科团队和跨文化环境下工作。
(3)核心课程:
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
(4)升学就业:
毕业生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力相关行业(包含电网公司、发电集团和其它电力相关企业)、电气制造行业、轨道交通行业(包含铁路、城轨、机车制造等),以及工业自动化行业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毕业人数 | 271 | 257 | 264 |
上研人数(保+考) | 99 | 92 | 101 |
留学人数 | 26 | 20 | 19 |
就业率(%) | 98.5 | 98.8% | 98.48 |
深造率(%) | 46.13 | 43.58 | 45.45 |
近3年深造院校示例 | 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yb体育-yb体育、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 | ||
近3年留学校校示例 | 曼彻斯特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校、新南威尔士大学、纽约大学、悉尼大学、南加州大学 | ||
近3年就业单位示例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中车集团、南方电网公司、南宁铁路局、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北京铁路局、武汉地铁 |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牵引电气化)
(1)专业特色: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牵引电气化)是电气工程学科结合yb体育-yb体育行业特色高校背景,面向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下设的特色专业方向,本专业2012年首批获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专业知识的主要特点是紧密结合电气工程学科与轨道交通学科共同涵盖的电力牵引和牵引供电两个特色专业方向。
(2)培养目标:
轨道牵引电气化特色专业方向主要培养能够在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从事电气工程相关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在轨道交通领域成为技术或管理骨干。主要学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技术基础及其在轨道牵引电气化方向的应用知识。
(3)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
(4)升学就业:
毕业生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铁路及轨道交通行业(包含城轨、机车制造等),可从事机车、供电、管理等多方面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牵引电气化)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毕业人数 | 62 | 52 | 39 |
上研人数(保+考) | 20 | 20 | 19 |
留学人数 | 6 | 5 | 5 |
就业率(%) | 95.2 | 100 | 94.84 |
深造率(%) | 41.94 | 48.08 | 61.54 |
近3年深造院校示例 | 清华大学 、yb体育-yb体育、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 ||
近3年留学校校示例 | 曼彻斯特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校、南洋理工大学、斯图加特大学、京都大学、牛津大学 | ||
近3年就业单位示例 | 中国中车集团、南宁铁路局、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北京铁路局、武汉地铁、国家电网公司 |